1、选择题 下图表示洋葱根尖某细胞不同时期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最可能是根尖成熟区细胞
B.染色体和染色质发生形态转变的时期是a和e
C.在d时期中心体复制形成4个中心粒
D.c和d时期的细胞中一条染色体(质)上有2个DNA分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可进行DNA复制,所以可能是分生区,A错误。染色体和染色质形成转变在有丝分裂前期,ac是间期,B错误。中心体复制在细胞分裂间期,C错误。Cd时期已完成DNA复制,所以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科学用含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CO2→叶绿素→ADP
B.CO2→叶绿素→ATP
C.CO2→酒精→(CH2O)
D.CO2→三碳化合物→(CH2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条件: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二氧化碳,能量、酶;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所以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CO2→三碳化合物→(CH2O)。
考点:光合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中暗反应的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表是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表中“+”的数目表示有气泡产生的多少,“-”表示无气泡产生,与此相关的正确分析是?
A.只有③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无机催化剂、温度、酶三者的关系。
①本实验试图研究三个问题:酶具有催化性、高效性;温度提高反应速率。
②降低H2O2分子的活化能只有酶有此作用,升高温度将H2O2分子分子由常态转变为活跃状态。
所以A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为研究CO2浓度对针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红松、红皮云杉和长白落叶松的幼苗盆栽于模拟自然光照和人工调节CO2浓度为400和700 μmol·mol-1的气室内,利用仪器测定了各树种的相关数值(光补偿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辐射强度,光饱和点表示光合速率开始达到最大时的光照辐射强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环境中CO2浓度的升高,三种植物均在更弱的光照下达到光补偿点
B.随着环境中CO2浓度的升高,三种植物均在更强的光照下达到光饱和点
C.从光饱和点的变化推测,CO2浓度的增加会使光合速率因暗反应速率的加快而提高
D.在700 μmol·mol-1的CO2浓度下,长白落叶松合成有机物的能力最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表格中数据,在CO2浓度为400μmol·mol-1时,三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分别为261、200、125,当浓度变为700μmol·mol-1时,对应的光补偿点分别为95、135、120,说明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三种植物均在更弱的光照下达到光补偿点,A正确;在CO2浓度为400μmol·mol-1时,三种植物的光补饱和点分别为957、850、1150,当浓度变为700μmol·mol-1时,对应的光补偿点分别为1350、1300、1500,说明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三种植物均在更强的光照下达到光饱和点,B正确;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可促进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使产生的C3含量增多,消耗[H]和ATP的量增多,导致整个光合作用速率加快,光饱和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增大,C正确。实际光合速率= 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在700 μmol·mol-1的CO2浓度下,红皮云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最强,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从题目所给的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以下与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转录和复制都需要DNA聚合酶
B.酶都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C.需氧呼吸酶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起作用
D.细胞质中没有与DNA复制相关的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的转录需要的是RNA聚合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其中的呼吸酶在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的复制,是在各自的结构中进行的。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有关知识。
点评:酶是生命活动中重要的生物催化剂,熟练掌握有关酶的知识是生物学的基本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