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根据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可知
A.蛋白质与磷脂形成有一定规则的重复结构
B.罗伯特森提出细胞膜的“暗-亮-暗”结构,指“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构成
C.磷脂分子形成双分子层,其极性头部对顶着
D.蛋白质可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进行侧向移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可知蛋白质可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进行侧向移动,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硫氧化菌能将自然界的还原性的硫化物氧化成硫酸或硫磺,并利用从中获得的能量制造有机物。下列生物与之最相似的是
A.酵母菌
B.乳酸菌
C.大肠杆菌
D.硝化细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题目可知,硫氧细菌属于化学合成自养需氧型原核生物。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真核生物;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原核生物;大肠杆菌是异养型原核生物;硝化细菌能利于氧化NH3过程中产生的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属于化学合成自养需氧型原核生物。故与硫氧细菌最相似的生物是硝化细菌,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结构及新陈代谢类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B.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
C.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
D.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NA和RNA的五碳糖分别是脱氧核糖和核糖;组成DNA和ATP的元素种类相同,都是C、H、O、N、P,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双链DNA分子中A=T、G=C,即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由两个氨基酸形成二肽,两个核苷酸形成核苷酸链的片段,都需脱去一个水分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脱去16个水分子
B.200个核苷酸形成一条单链RNA需脱去198个水分子
C.某环状DNA含200个脱氧核苷酸,形成过程中需脱去198个水分子
D.人工合成含200个脱氧核苷酸的双链DNA片段需脱去198个水分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17个氨基酸,因此如果形成环状多肽,则最多可脱去17个水分子,所以A不正确。200个核苷酸形成一条单链RNA应需脱去199个水分子,所以B不正确。某环状DNA含200个脱氧核苷酸,形成过程中需脱去200个水分子,所以C不正确。DNA片段是双链,一条链少一个水分子,所以双链DNA片段脱去的水分子数比核苷酸少2个,所以D正确。
考点:细胞化学成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化学成分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多肽和核苷酸链形成过程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果你观察2种DNA样品“X”和“Y”(每种含有1200个碱基对)在琼脂糖凝胶中以不同速度进行迁移,你怎样解释是正确的?
A.在样品“X”中腺嘌呤有较大的量
B.在样品“Y”中鸟嘌呤有较大的量
C.琼脂糖在凝胶中百分量大于0.8%
D.在琼脂糖凝胶中有嵌入的介质
E.样品“X”和样品“Y”有不同的构象
参考答案:E
本题解析:凝胶电泳是当前研究核酸最常用的方法,凝胶电泳有分子筛和电泳双重效果,
以琼脂糖为支持物称为琼脂糖凝胶电泳。该电泳的迁移率取决于以下因素:(1)核酸分子大小,迁移率与分子量对数成反比;(2)胶浓度,迁移率与胶浓度成反比,常用1%胶分离DNA;(3)DNA构象,一般条件下,超螺旋DNA的迁移率最快,环形DNA最慢;(4)碱基组成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5)温度,4—30℃都可,常在室温下进行;(6)电流,一般不大于5V/cm。在适当电压差时,迁移率与电流大小成正比。由以上可以看出,A—E的说法中E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