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马与驴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交配产生的后代骡是不可育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突变
B.基因重组
C.生殖隔离
D.地理隔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不同物种无法交配,或者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为生殖隔离,故C正确。突变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故A错。基因重组是有性生殖产生新的基因型配子,形成新基因型受精卵,故B错。地理隔离是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的障碍分成不同种群,使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频率低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来说,某一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其基因频率也往往比较大。如果显性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隐性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的话,那么A基因的基因频率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就会逐渐降低至0。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与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故本题答案选AD。
考点:生物进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20%、50%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______。
A.36%
B.45%
C.50%
D.7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该种群共有22000只果蝇,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是6000只、10000只、6000只。V基因频率=(6000*2+10000)/22000*2=50%。环境不改变,所有果蝇随机交配F2中V基因频率不变,仍未50%。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进化理论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后者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两者都认为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C.两者都认为突变和重组是变异的主要来源
D.后者认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最早登陆的生物是原始的两栖类。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