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目相同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D.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段是两个磷酸基因和一个碱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核DNA(2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核DNA(2a)分子数目相同,A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2N)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2N),B正确;初级精母细胞虽然染色体已经复制结束,DNA加倍,但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并没有分裂,故染色体未加倍,染色体的数目是DNA分子数目的一半,C错;在DNA分子结构中,骨架部分是脱氧核糖与磷酸基因交替连接,同时每个脱氧核糖都要一个碱基相连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DNA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假如某段RNA含碱基A10%、C20%、G40%,通过逆转录形成的双链DNA中,碱基T的比例为
A.10%
B.20%
C.25%
D.4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RNA中的U算出来是100-10-20-40=30,所以逆转录后DNA的一条链中的T是A所对应的个数是10,但是DNA还有另一条链,另一条链上的T是第一条链中的A所对应的个数,A的个数又等于RNA中U的个数(30),所以总共的T是10+30=40。这是两条链的,所以40/200=20%。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
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E.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F.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
G.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
H.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可知,甲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乙中三者之比为1:2:2,可能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或者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甲图下一时期为末期,中央出现的为细胞板而非赤道板;染色体的着丝点发生在后期,而非乙图所示时期;图乙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则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若图丁表示精巢内细胞,则4N时期的细胞为有丝分裂的后期,不可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故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点评:本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学习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最好能在头脑中形成各时期对应的图形。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关于“中心法则”含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②逆转录过程是指从RNA→RNA的过程
③DNA只能来自DNA的复制
④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⑤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
A.①④⑤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遗传信息的复制即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逆转录过程是从DNA→RNA,基因的表达包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考点:本题从中心法则内容的角度出发,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都是通过相同的增殖方式分裂而来,该增殖方式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的时期内发生
A.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
B.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染色体高度螺旋化
D.DNA聚合酶较为活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是丝分裂,DNA复制时形成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时染色单体消失。所以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是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有丝分裂过程细胞质的分裂是均等的,A错误。着丝点断裂时是细胞分裂后期,B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正确。DNA聚合酶活跃时期是细胞分裂间期,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过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细胞分裂各时期的记忆和对过程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