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中能够说明运动员在中长跑过程中和长跑结束后血液乳酸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人在跑步时,呼吸加深加快,但仍满足不了全身细胞对氧气的需要,此时,组织细胞通过无氧呼吸来分解有机物,产生少量能量,补充人体对能量的需要,这是一种应激性反应,此过程产生乳酸进入血液后,使血液中乳酸含量升高,同时人会感到肌肉(特别是腿部肌肉)酸痛。当跑步结束后,细胞无氧呼吸停止,不再产生乳酸,血液中乳酸逐步分解、转化成其他物质等,使其浓度降低。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①~④表示不同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的CO2转移途径。某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中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小时监测,并根据数据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忽略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生的CO2量)


A.①与曲线中a点相符
B.②与曲线中b点相符
C.③与曲线中c点相符
D.④与曲线中d点相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A错误。②表示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B错误。③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c点也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C正确。④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d表示只进行呼吸作用,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进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为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时状态。在乙图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向a、b两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溶液,来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若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a、b两试管液面高度差变小但不可能变为0
②若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a、b两试管液面高度差变小也可能变为0
③若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a、b两试管液面高度差变小
④若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a、b两试管液面高度差变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借助渗透装置和渗透作用的发生情况来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如果蔗糖的水解产物可以通过半透膜,则装置中a、b两试管溶液的浓度差将降低,且当b试管蔗糖溶液完全被水解后,a、b两侧单糖浓度和酶的浓度相同, a、b两试管溶液的浓度还可以相同;所以a、b两试管液面高度差会变小也可能会变为0。若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蔗糖在蔗糖酶水解过程中由于消耗水而使b试管溶液的浓度升高,最终导致a、b两试管液面高度差增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表示抗人体胃癌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图中实验小鼠注射的甲是能与抗人体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
B.利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和电激等方法均可诱导细胞融合获得乙
C.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融合细胞均能生长,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
D.丙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后可获得大量能分泌所需抗体的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注射小鼠,产生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则甲属于抗原;A正确。利用聚乙二醇(化学法)、灭活的病毒(生物法)和电激(物理法)可诱导细胞融合获得杂种细胞;B正确。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融合具有同种核的细胞和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能生长;C错误。杂交瘤细胞经过选择培养基的筛选并经单一抗体检测后,培养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即可制备单克隆抗体;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单克隆抗体的知识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为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同时选用限制酶PstI、Sma I对含目的基因的DNA进行切割
B.过程②可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C.质粒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目的基因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D.图中过程④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目的基因作为探针进行筛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可知,可以采用两种限制酶PstI、Sma I对含目的基因的DNA进行切割,导入植物细胞中的方法是家杆菌转化法,是将含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质粒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目的基因的细胞,图中过程④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目的基因作为探针进行筛选,所以C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