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都是在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
B.人体内环境pH变化不影响细胞内酶的催化作用
C.若要长期保存酶,应将其放在低温环境下
D.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为氨基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D错误。酶的活性受到温度和pH的影响,B错误。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可以用来保存,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关于下图图示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活性随pH值升高逐渐降低
B.温度从0→P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C.随pH值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D.该酶的最适pH值是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通过图示可知,是研究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该酶的最适PH=6酶活性强,温度为P点对应温度酶活性强,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分别浸入下列a、b、c三个不同浓度溶液的烧杯内,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溶液浓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a>b>c
B.a>c>b
C.aD.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红细胞处于a溶液中,吸水膨胀,说明红细胞的细胞质浓度大于a浓度,同时红细胞细胞质浓度小于b溶液的浓度,红细胞的细胞质浓度等于c浓度,因此a、b、c溶液浓度高低分别是a<c<b,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用绿豆发豆芽,1 kg绿豆可以发5 kg豆芽。在这一过程中,有机物和水分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A.有机物变少,水分变多
B.有机物变多,水分变少
C.有机物变多,有机物变多
D.有机物和水分的含量都不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有机物氧化分解提供能量,所以有机物的量减少,由于种子萌发吸收水分,所以该过程中水分增加。
考点:考查种子的萌发过程。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花叶片
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
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D.胡萝卜素处于滤纸的最远端,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纸层析分离后,未见色素带的原因有多种,如忘记画滤液细线、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等,且材料为黄化叶时,如果操作正确也能得到胡萝卜素、叶黄素两条色素带,故A错。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且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而分开,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层析液已挥发,故B错。四条色素带从上往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颜色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所以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故C正确;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所以扩散最快,位于滤纸最前方,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中基础实验的理解掌握情况,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