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甲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 ]
A.甲图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乙图中的m4
B.甲图中c点时,乙图中有m1= n1=m4=n4
C.甲图中e点以后,乙图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
D.甲图中a、b、c、d、e任意一点,乙图中都有m1= n1>0,m2=n2>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动物新陈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正常情况下,肝脏细胞可以将多余的脂肪合成为脂蛋白
B.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肌肉细胞可以将葡萄糖合成为糖元
C.糖类分解时可以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
D.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不含氮部分可以合成为脂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连线题 测定A、B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纵坐标是与30℃时的数据比较所得的百分率),请回答:

(1)当温度超过___℃后,植物B的呼吸作用就会下降。这两种植物中,最可能原产于热带地区的是_____。
(2)写出在高温时导致光合作用减弱的两个可能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气温由40℃升至45℃的过程中,植物B的叶绿体中ATP的合成速率______ (选填“加快”、“不变”或“降低”)。
(4)某果树在生长季节如果长期处于不致死的高温环境中,其果实甜度会较低。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生理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50 ?植物A
(2)气孔在高温时关闭,光合作用所需CO2供应不足酶在高温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高温破坏了叶绿体膜水分减少
(3)降低
(4)在不致死的高温下,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而呼吸速率仍然很高,所以糖的净产量(积累量)减少,(果实贮存的糖分较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连线题 如图为成熟的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进行的部分代谢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过程①中,细胞生成物质B的同时,还产生了__________。物质C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并参与了过程③,如果物质C的供应突然停止,ATP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
(2)过程②~⑤顺利进行都需要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
(3)物质E包括_________,物质B参与过程⑤的场所是___________。
(4)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Mg2+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___________,细胞外的Mg2+进入叶绿体至少要穿过_______层膜。
参考答案:(1)[H]、ATP? 升高
(2)酶
(3)丙酮酸、[H]? 线粒体
(4)主动运输? 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连线题 某同学为研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设计了如下实验:在晴朗夏季,将大豆幼苗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的完全营养液中,并置于室外自然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甲所示曲线,图乙是大豆幼苗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曲线,图丙是在特定光照强度下大豆幼苗的光合速率测定,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D点代表的生理状态与乙图中_______点相对应,若D点和H点对应时刻的呼吸强度相等,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H点时的光照强度。
(2)EF段与DE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____________;BC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幼苗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在“24h”时比“0h”有何变化?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
(4)若丙装置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当光照强度由乙图B点向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变化时,有色液滴会向________(左、右、不)移动。
(5)若要用丙装置测量大豆幼苗在某一光强下的光合速率,由于灯光照射后会引起装置内温度改变,从而导致实验误差,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校正误差?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小于
(2)增多;夜间温度较低影响了呼吸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了呼吸作用的进行
(3)增加
(4)右
(5)增设对照组,装置相同,无植株。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