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水主要来自于饮水和食物
B.形成NADPH时所需的电子直接来自于水的光解
C.当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下降时,细胞代谢会减慢
D.人体可以通过调节排尿量维持体内水的平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选项错误出在“直接”两个字上,光能首先被色素吸收,再传递给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使这些叶绿素a被激发而失去电子(e-),这个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最后传给NADP+,形成NADPH,即NADPH形成时所需电子直接来自激发态的叶绿素a,若改成“最终来自于水的光解”就对了。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夏季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活动后,要喝淡盐水是为了
A.降温
B.维持水分和钠盐代谢的平衡
C.清洁
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高温作业或剧烈活动后会丢失水分和无机盐,所以喝淡盐水是为了补充水分和无机盐,而无机盐主要是维持代谢的平衡,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如图是某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
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吞噬细胞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此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吞噬细胞处理病毒暴露抗原并呈递抗原,T细胞识别抗原;物质④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图中T细胞参与的是特异性免疫;故选C。
考点:特异性免疫、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点评:本题相对综合,可以通过理解记忆的方法平时加以训练。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许多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在自然界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天气之后又遇大雨天气,种子就容易发芽。对此现象作出解释不正确的是
A.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激素平衡被打破,抑制生长的激素含量降低
B.促进生长的激素含量相对升高
C.由于水分供应充足,种子的胚就会释放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
D.乙烯含量增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但不能促进种子萌发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下列选项叙述错误的是

A.H5N1与HIV在宿主细胞内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不同
B.②③过程中涉及的碱基互补是A-T、G-C、T-A、C-G
C.吞噬细胞在b与a结合产生沉淀后的作用与在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D.注射人用禽流感疫苗可通过体液免疫,刺激X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产生b,防止病原体进入细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免疫调节。图中①为病毒侵染过程,②为RNA复制过程,③为RNA双链分离,④为翻译过程,⑤为淋巴因子作用过程,⑥为子代病毒释放,⑦为吞噬细胞吞噬处理,a为子代病毒,b为抗体,c为淋巴因子,X细胞为浆细胞。H5N1在体内是先通过RNA复制在进行翻译,HIV在体内的表达过程为RNA→DNA→RNA→蛋白质,A正确。②③过程中涉及的核酸只有RNA,因此不会出现T-A或A-T,B错误。吞噬细胞在b与a结合产生沉淀后的作用是为了清除抗原,⑦过程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处理和呈递抗原,C正确。疫苗注射后再次感染相同抗原后会引发二次免疫,产生更多的抗体,抗体由效应B细胞产生,D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