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人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大增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不正确的解释是
A.血浆中有多种物质如HCO3-、HPO42-能起缓冲作用
B.从乳酸上解离下来的H+能与HCO3-作用生成H2CO3
C.H2CO3分解成的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成CO2和H2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碳和氧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氧气经肺泡结构后进入血管,通过毛细血管壁,经由组织液进入细胞发挥作用,血浆与组织液均为液体,能溶解部分氧气,同样二氧化碳,从细胞中呼出后,经组织液进入淋巴管,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管。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大增而PH基本不变,这句话对的。剧烈运动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会使PH值略微下降,但不会超过7.35~7.45这个范围,主要是因为人的血浆中存在缓冲液,乳酸与碳酸氢盐发生反应,生成乳酸盐和碳酸,乳酸盐由肾脏排出,而碳酸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考点:血浆PH值的维持
点评: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都能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的稳定,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与血糖调节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血糖调节的机制是反馈调节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
C.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
D.肌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平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肝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平衡,肌糖原只能供给骨骼肌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不能转化为血糖,D错。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血糖调节要点的知识理解和掌握,认识科学本质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其机理是
A.胃不能及时排空
B.摄入的食物未被消化
C.消化酶活性受影响
D.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人体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如温度、pH、渗透压等。人发烧即温度不能处于稳态水平,而温度是代谢催化剂酶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发烧时温度过高使消化酶活性受影响,从而导致食欲变差。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液、淋巴和组织液
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淋巴因子和激素
C.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恐惧紧张时分泌量增加
D.免疫系统的功能强弱和神经系统无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A错;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淋巴因子和激素,B正确;恐惧紧张时分泌量增加的激素应是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C错;神经系统对于抗体的产生和免疫应答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D错。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内环境稳态调节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盐酸滴定等量人体血浆与0.9%的NaCl溶液,两者的pH变化相同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血浆中含有酸碱缓冲对,故加入盐酸后PH稳定,故A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三维机制的调节下故B错误。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不是不变,是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故D错误,本题选C。
考点:内环境稳态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