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适用于下列哪种生物
A.玉米
B.大肠杆菌
C.噬菌体
D.蓝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适合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所以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右图所示的实验可称为

A.正交
B.反交
C.测交
D.自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之间杂交,统称为自交,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遗传学中相关概念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表明,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小明想重复孟德尔的实验,他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如图所示。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错误的是

A.①、②、③、④都是皱粒
B.①、②、③、④都是黄色
C.④的基因型与P2相同
D.①③的表现型都是黄色皱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遗传图谱,①YYrr、②Yyrr、③Yyrr、④yyrr都是皱粒;故A正确。①②③都是黄色,④是绿色;故B错误。④与P2的基因型都是yyrr;故C正确。①YYrr是黄色皱粒,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棋盘法,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②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③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为四倍体细胞?
④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则甲、乙两桶的彩球数一定要相等?
⑤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均为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其中只有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⑥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⑤⑥
D.A、B、C都不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细菌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在接触青霉素之前,青霉素的选择作用选择出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其中一个X应来自于父方,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但由于染色体复制后,DNA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仍然为二倍体细胞;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自然状态下生物的雌配子远少于雄配子,本就不等。则甲、乙两桶的彩球数也不一定要相等,但要强调每一种配子基因型要相等;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是基因控制相应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自然选择通过选择表现型进而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是生物的进化、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考点:本题考查是细胞分裂、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考察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演绎过程是对测交实验的分析,所以D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