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决定生物性状的物质是细胞中的
A.蛋白质
B.核糖核酸
C.酶
D.脱氧核糖核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均是DNA分子,DNA分子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有关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
B.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
C.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D.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两条DNA母链之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单链上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接;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分布在DNA的外侧,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所以双链DNA分子中的嘌呤数等于嘧啶数;DNA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两条DNA母链之间,需要解旋酶。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对下图曲线a和b“可分别代表”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DNA含量和ATP量
B.细胞分化程度与全能性表现能力的变化
C.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
D.萌发的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蛋白质种类和干重的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DNA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多;在复制过程中虽然要消耗ATP,但ATP含量并没有因此而下降,因为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也容易合成,细胞中的ATP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故A错误。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故B正确;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渗透吸水能力增大,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体体积也逐渐变小,故C正确;植物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不断分解有机物产生小分子物质,所以蛋白质种类增加,但干重下降,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某些生理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及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有关癌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的表面发生了改变
B.水分减少,体积变小
C.观察切片可发现其形态结构变化显著
D.可通过对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检测进行诊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对右图所示细胞分裂图像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两个四分体
B.④是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体
C.其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D.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图可知,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形成四分体,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④是由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移向一极的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细胞中有中心体,无细胞壁,为动物细胞,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