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人体内的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B.细胞的分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C.细胞的癌变由于基因突变使细胞分裂异常,分化正常
D.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并不能说明动物个体的衰老和死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增殖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A正确;细胞的分化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成与结构,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B正确;细胞癌变使细胞分裂异常,分化异常,C错误;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并不能说明动物个体的衰老和死亡,机体的衰老是多数细胞衰老的结果,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通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遗传物质之谜终于被揭开。下列关于肺炎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艾弗里的肺炎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C.噬菌体需用含35S和32P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
D.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区分开后研究各自的效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艾弗里利用肺炎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噬菌体属于病毒,营寄生生活,只能利用细菌细胞培养,不能用培养基培养;两个实验的思路相同,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区分开后研究各自的效应。
考点:考查肺炎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点评:难度中等,要求理解肺炎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用同位素32P标记某一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让其侵入大肠杆菌繁殖,最后释放出200个后代,则后代中有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A.2%
B.1%
C.0.5%
D.5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200个噬菌体内有200个DNA分子,是以亲代的DNA分子为模板复制而成的,这么多的DNA分子中,只有2个DNA分子中含有32P。所以后代中含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2/200×100%=1%。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不正确的是
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B.分化是由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未离体的已分化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
D.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化贯穿了生物体的整个生命历程;分化是由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已分化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前提条件是离体;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了改变。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DNA分子的多样性取决于
A.核苷酸种类的多样性
B.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C.碱基对排列方式的多样性
D.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DNA多样性取决于DNA中碱基对排列方式的多样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