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激素作为一种信息分子,能把某种调节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②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
③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④靶细胞接受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X为大脑皮层。1是神经调节,2是激素调节,故②错误。
①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使血糖含量降低,错误;
③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正确;
④靶细胞接受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糖的调节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血糖的调节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进入动物细胞内氨基酸所发生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以合成蛋白质,形成结构物质或调节物质
B.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直接合成性激素、胰岛素
D.经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尿素等代谢终产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外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部气体交换,进入到血液中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共穿过了几层膜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物质跨膜计算。有些同学受到图的干扰,形成了错误的思维:简单思考了事。认为据图所示,肺泡就是一层膜,毛细血管也是一层膜,总共两层,加上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所以就是三层膜了,从而选择得出错误答案A。
其实,在动物体中,外界的物质02进入血管中并与血红蛋白结合,必须要考虑到三点:一是02从外界环境进入到肺泡中来,经过的是呼吸道,并未穿过任何生物膜。二是02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中来,肺泡为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02在穿过时,必须是先进细胞膜。再出细胞膜,总共两层细胞膜。同样,毛细血管壁也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02在穿过时,也是要穿过两层细胞膜。三是一定要切记:血红蛋白是位于血液中的红细胞中,故02要与血红蛋白结合,还得再穿过红细胞膜这一层膜方可,综合上述三点,总共要通过5层膜。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个成年人每24?h从外界吸收2200?mL,的水,但是每天的排出量为2500?m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成年人的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导致体内的水分进出失衡
B.该成年人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使肾小管、集合管无法充分重吸收水
C.只要从外界多饮入300 mL的水,即可保证平衡
D.该成年人体内的水分进出是平衡的,因为物质代谢中也产生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有水生成。健康成年人的肾小管的重吸收不会减弱,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不会异常。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0℃降至-10℃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如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②身体耗氧量的变化
③肾上腺素分泌量 ④汗腺的分泌量
⑤尿量 ⑥酶的活性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人属于恒温动物,当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机体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出汗量及皮肤蒸发量减少,尿量增多;寒冷环境中,有关神经的兴奋可以促进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