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乳酸结合形成乳酸钠来维持pH稳定
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加深加快将CO2排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血浆的pH值接近中性,为7.35—7.45,而其调节作用的主要有HCO3—、HPO42—等离子。剧烈运动导致乳酸增多后,过多的乳酸会与血液中的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H2CO3分解形成CO2和H2O,血液中Na2CO3过多时,与H2CO3反应生成NaHCO3,维持pH稳定;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加深加快将CO2排出。
考点:细胞外液的酸碱度的理解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pH调节的机制。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禽流感病毒的核酸为单链RNA。下列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H7N9流感病毒体内含有4种碱基和1种细胞器
②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结构
③可在灭菌后的培养基中培养H7N9得到大量病毒
④流感病毒容易变异与核酸结构有一定关系
⑤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⑥H7N9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体液免疫防止其扩散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病毒无结构,没有细胞器,①错误;病毒结构微小,光镜下看不到;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内,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③错误;流感病毒的核酸是单链RNA,结构不稳定,易突变;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⑤错误;H7N9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体液免疫促使其扩散,而不是防止其扩散。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禽流感病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当人骤然遇冷时,皮肤表面会产生“鸡皮疙瘩”,其直接原因是
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皮肤血管收缩
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皮肤立毛肌收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当人骤然遇冷时,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经过综合分析处理,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产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汗腺分泌汗液减少,减少散热。
考点:考查体温调节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体温调节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以下不属于反馈调节的实例是
[? ]
A.条件反射
B.胰岛素的分泌
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D.体温调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摘除小白鼠的垂体,下列哪个过程受到的影响最小。
A.如果是幼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B.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打颤
C.幼体的甲状腺和性腺的发育
D.饲喂大量食盐后尿量的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个体的生长发育,A正确。在寒冷环境中,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兴奋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兴奋后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骨骼肌引起骨骼肌打颤;此过程没有垂体的参与,B错误。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可以促进相关腺体的发育,C正确。饲喂大量食盐后,小白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由下丘脑分泌、垂体后叶释放得抗利尿激素可以引起尿量的变化,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