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产生基因型为aB卵细胞的同时,3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A.AB、ab、ab ?
B.Aa、aB、aB ?
C.aB、Ab、Ab ?
D.aB、AB、AB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原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两两相同,不同的组合在一起和体细胞相同,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Dd、Tt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中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A.进行独立遗传的DDTT和ddtt杂交,F2中具有双显性性状且稳定遗传的个体占9/16
B.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若产生的配子中有tt类型,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授粉后,所结果实基因型为DdTt
D.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基因型一定为DdTt×ddtt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正常情况下,基因型DdTt的个体可产生DT、Dt、dt、dT四种类型的配子,若配子中出现tt类型,可能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含两个t基因的染色体未分开而形成,这是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结果,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将纯种白色盘状南瓜与纯种黄色球状南瓜杂交,(两对性状自由组合),F1全是黄色盘状南瓜。F1自交产生的F2中发现30株白色盘状南瓜。预计F2 中遗传因子组成为杂合体的株数是
A.120
B.60
C.30
D.18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纯种白色盘状南瓜×纯种黄色球状南瓜→F1全是黄色盘状南瓜,说明黄色相对于白色是显性性状(有A、a表示),盘状相对于球状是显性性状(用B、b),则亲本为aaBB×AAbb→F1为AaBb,F1自交→F2:A_B_(黄色盘状):A_bb(黄色球状):aaB_(白色盘状):aabb(白色球状)=9:3:3:1,其中纯合子占4/16。已知F2中白色盘状南瓜有30株(占3/16),则F2共有30÷(3/16)=160株,其中杂合体的株数为160×(1—4/16)=120株。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
B.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
C.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D.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
E.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F.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萨顿假说认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下列关于此推测的依据叙述正确的是
A.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
B.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C.基因和染色体数目相等
D.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基因数目多于染色体数目,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所以A、B、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