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注射抗流感疫苗可以预防病毒性流感的发生。但是,流感似乎防不胜防,不断有新的流感病毒出现。这些不断出现并引起流感暴发的新病毒是
[? ]
A.病毒对新环境适应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病毒对疫苗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2、综合题 香蕉果实中的淀粉酶可分为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两种,其中β-淀粉酶不耐热,在温度70℃以上易钝化,而α-淀粉酶耐热。测定不同成熟度的香蕉中两种淀粉酶的活性,对研究香蕉的保鲜具有重要意义。请完成以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测定一定成熟度的香蕉果实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都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通过特定方法测定麦芽糖的含量。以5分钟内每克样品水解产生麦芽糖的毫克数表示酶活性的大小。
实验方法
(1)酶液的制备:称取香蕉果肉2克,加适量水置研钵中研磨成匀浆。将匀浆转入离心管中,搅拌均匀后离心,将上清液转入100mI容量瓶,用水定容至刻度,得粗酶液。
(2)首先将粗酶液分装到二支试管,甲试管酶液进行70℃土0.5℃恒温水浴中准确加热处理15分钟后,乙试管酶液置于40℃水浴中。
(3)取试管三个,编号,按下表加入各液:

将以上各管试剂混匀后,置40℃水浴准确保温5分钟,取出后立即向各组试管中加入4mL0.4mol/LNaOH,以终止反应。
(4)测定各试管麦芽糖含量,计算总淀粉酶活性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和β-淀粉酶活性(如α-淀粉酶活性=1号实验组测定值对照组测定值。其他具体方法略)回答问题:
a.作为对照组,另一种做法是加入淀粉液但不加酶液,两者相比较,现行做法优点是_____________。
b.实验所测得β-淀粉酶活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垂直方向,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
C.鱼类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
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4、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新物种形成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5、选择题 若使某细胞仅具有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式,则处理该细胞的物质最可能是
[? ]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胰岛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