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C.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来源:学.科.网]
D.生物多样性的产生是群落内生物共同进化的结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水稻螟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如果使用杀虫剂灭虫,初期效果非常显著,但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失效。对此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A.害虫接触农药后,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
B.农药的作用下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C.随时间延长,农药逐渐分解,药效降低
D.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表示生存斗争,这是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空间的矛盾体现
B.③指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并不意味着新物种形成。
C.③代表物种形成,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存在生殖隔离
D.④指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它们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达到生殖隔离,不一定形成新物种;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它们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考点:考查生物进化、新物种形成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要求理解生物进化、新物种形成的关系。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已知?AA、Aa、aa的频率分别为0.2、0.4、0.4,则基因A和a频率分别是
A.0.6,0.4?
B.0.4,0.6 ?
C.0.3,0.7?
D.0.7,0.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的基因频率是AA的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0.2+1/2*0.4=0.4;a的基因频率是1-A的基因频率=0.6。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植物的花粉飘散后会随着时间逐渐沉积在地层中。科学家研究台湾某一高山湖泊沉积物内的化石花粉,藉以了解古气候之变迁,结果发现沉积物的下半段有较多壳斗科植物的花粉,上半段则有较多冷杉的花粉。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此高山湖泊发育的早期气候温暖,晚期气候寒冷
B.此高山湖泊发育的早期气候寒冷,晚期气候温暖
C.壳斗科植物生长于阔叶林生态系中,林下常长着裸子植物
D.若冷杉林与玉山箭竹伴随生长,则上半段湖泊沉积物内应有玉山箭竹的花粉
E.此高山湖泊发育的早期,湖泊周围的森林是以冷杉为主,晚期则以壳斗科植物为主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1.根据地层的沉积,越下层的地层年代越久远
2.壳斗科植物多分布于500~1800公尺的阔叶林区,属于气候较温暖的地区;冷杉分布于较高海拔的针叶林区,气候寒冷
由以上1、2点可得知文章中的高山湖泊发育早期气候温暖,晚期气候寒冷,故应选A。
C裸子植物多生存于较寒冷的地区,阔叶林生态系林下生长以草本植物和蕨类植物居多
D玉山箭竹生活于高山草原的被子植物,因此具有花粉,故此选项是正确的
E高山湖泊早期温暖,周围森林应以壳斗科为主,晚期则以冷杉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