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条件发生变化后,生物体内某种物质含量或合成量的变化,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食物缺碘——动物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
B.饲喂甲状腺激素——动物促甲状腺激素含量
C.气温降低——植物脱落酸含量
D.单侧光照——植物背光侧生长素含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含量少,反馈作用弱,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增加,A正确。饲喂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反馈作用增强,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B错误。气温降低,脱落酸含量增加,植物生长逐渐停止,并逐渐进入休眠期,C正确。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增加,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物质变化,意在考查考生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解释现象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蚂蚁运动时能把一种物质分泌到地面上,使后来的蚂蚁能沿此路线往返。蚂蚁分泌的这种物质是
A.性外激素
B.信息激素
C.保幼激素
D.蜕皮激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选项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细菌杀死
B.抗体抵抗天花病毒
C.溶菌酶杀死细菌
D.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免疫,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细菌杀死、溶菌酶杀死细菌、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抗体抵抗天花病毒属于特异性免疫。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由垂体分泌,幼年时缺乏,会患有侏儒症
B.水平放置的幼苗,其根的向重力性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水平衡的调节中枢是大脑皮层
D.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生长素是植物激素,根的向重力是高浓度抑制近地侧生长,而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快,水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无关的是
A.扦插的枝条上保留一些芽和幼叶
B.棉农适时摘除棉花植株的顶芽
C.将未熟的柿子放入小麦种子中
D.移栽大树时,适当修剪掉一些枝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因为芽和幼叶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扦插的枝条上保留一些芽和幼叶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A错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会抑制侧芽的生长,因此棉农适时摘除棉花植株的顶芽,有利于侧芽发育成枝条,B错误;小麦种子中含有较多的乙烯,乙烯能促进柿子成熟,C错误;移栽大树时,适当修剪掉一些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与植物激素无关,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