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①呆小症?②糖尿病?③侏儒症?④白化病?⑤镰刀型贫血症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③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的,糖尿病是缺乏胰岛素导致的,侏儒症是生长激素不足导致的,白化病和镰刀型贫血症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导致的遗传。因此选C。
考点:考查激素的作用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激素缺乏症。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甲、乙两图分别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在膜的外表面均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如下图,其中甲图bc=cd,甲、乙两图中a与d之间的距离相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甲图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刺激乙图b点,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刺激甲图c点,d点先兴奋,a点后兴奋,电流计会发生 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同时刺激甲、乙两图a点,电流计均发生两次偏转,两次偏转之间间隔时间乙大于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当刺激a点,使电流表左接触点先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偏转,当局部电流流过后,左接触点恢复外正内负,右接触点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再次偏转,共偏转两次;A正确。在神经纤维上刺激b点时,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则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正确。刺激c点(bc=cd),b、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C错误。在神经元之间刺激a点,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率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间间隔时间乙大于甲;D正确。
考点:考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的相关知识,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效应T细胞可以杀死宿主细胞内的病毒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细胞的知识,属于考纲识记层次。免疫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其中T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可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中病毒释放出来,但不能杀死病毒;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葡萄糖
B.激素
C.血浆蛋白
D.DNA聚合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NA聚合酶是DNA复制需要的酶,应该出现细胞核中,即位于细胞内,是细胞内液,不会在血浆中出现。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植物受伤时,会释放出系统素(一种由18种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受体结合,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抑制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从而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下列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基因的表达
B.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
C.系统素是植物“抗体”,能与外来“抗原”特异性结合
D.系统素的合成与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系统素属于蛋白质类中的多肽物质,能抑制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但不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基因的表达;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系统素只与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受体结合,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但并不消灭害虫和病原微,所以它不是植物“抗体”;因此ABC不正确。系统素是多肽,属于分泌蛋白,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经内质网运输和高尔基体加工,所以D正确。
考点:蛋白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蛋白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蛋白质功能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