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能说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①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到细菌体内?②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合成蛋白质外壳?③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④释放子代噬菌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第一步注入、第四步释放出子代噬菌体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第一步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而第四步却释放出了与亲代大小、形状等方面一样的子代噬菌体,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中,错误的是
A.两条链是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的
B.脱氧核糖和磷酸是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的
C.腺嘌呤和尿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配对排列在内侧
D.碱基和碱基之间靠氢键相连,复制时氢键断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DNA结构中磷酸和脱氧核糖间隔排列的两条反向平行的主链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中间碱基互补配对,A与T、G与C配对,所以C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在其分裂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粒和DNA复制,染色后通过光镜观察可发现每条染色体上形成两条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
B.细胞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散乱地排列在细胞中
C.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组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D.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板的位置形成赤道板,并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间期时,核膜没有解体,无法观察到核内的染色体;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不会联会;细胞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并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图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精原细胞。这个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A.有丝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染色体中的基因A、a说明此时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因此图中所处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故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其中所用的R型活细菌无毒性,S型活细菌有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B.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C.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死亡
D.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小鼠不死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存活;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小鼠死亡。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