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A.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下丘脑
B.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刺激下丘脑中水平衡中枢兴奋,并合成抗利尿激素,运送到垂体,由垂体后叶释放出来,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其对水分重吸收,也将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渴觉,通过饮水补充体内的水分,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其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人体受到寒冷或过渡紧张刺激时,在神经系统影响下,机体内相应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也会有所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或紧张时,下丘脑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B.当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C.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加强。
D.甲状腺活动的调节过程属于反馈调节,这种调节可使血液中的激素维持相对稳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会减弱,含量升高时,抑制作用会增强,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激素的稳定。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新华社北京2004年12月5日电,人类在战胜SARS的征途中迈出了坚实一步,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SARS病毒灭活疫苗I期临床研究。32位受试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其中24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全部产生抗体,证明疫苗是安全的,并初步证明有效。大学生正文成为注射SARS疫苗第一人,2004年5月24日第一次注射疫苗,天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注射,两次产生免疫力情况
A.不相同,第二次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
B.不相同,第一次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
C.相同 ,都产生了相同的抗体
D.相同,都具有相同的抗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第一次注射疫苗,是抗原第一次侵入人体,人体能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第二次注射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将抗原消灭,所以第二次产生的免疫反应较强。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SARS疫苗为素材,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包括促进血糖升高的激素最全的一组是
①胰岛素 ②胰高血糖素 ③肾上腺素 ④性激素
A.①②
B.②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①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并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的激素;②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含量升高;③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含量升高;④性激素能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等。故与促进血糖升高的激素是②③。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