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大多数人注射乙肝疫苗(抗原)后,引起体内产生
A.相应抗体
B.生长激素
C.记忆B细胞
D.抗毒素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大多数人注射乙肝疫苗后,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刺激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相应的抗体,与乙肝疫苗结合,发挥免疫作用。所以A、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疫苗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接种疫苗产生了记忆细胞和抗体。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为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处接受适宜的点刺激
B.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
C.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
D.图中有三个神经元
E.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
F.①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②的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中3个神经元,①感受器,②属于效应器,a处接受适宜的点刺激,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作出相应的应答;A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后,即被酶分解或者摄取回收而失去活性,从而避免突触后膜的持续兴奋或抑制;B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速度较快,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时由于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信号转换,时间较长,速度较慢;C正确。不同的感受器有适宜的刺激种类,不能对各种持久都能发生反应,不同的感受器也有不同的刺激值,刺激强度太弱,不能引起感受器的兴奋;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活动在内环境中进行的是
A.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B.抗原与抗体的相互识别
C.胃液消化牛奶
D.抗体的合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发生在输卵管中;抗原与抗体的相互识别发生在内环境中;胃液消化牛奶发生在胃中;抗体的合成发生在细胞核糖体中。
考点:考查内环境的组成。
点评:难度中等,熟记内环境的组成以及一些生化反应发生的场所。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患过白喉的人,当白喉杆菌再次侵入人体时,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是
A.B细胞→记忆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白喉杆菌毒素
B.B细胞→浆细胞→与白喉杆菌毒素特异性结合
C.记忆细胞→浆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消灭白喉杆菌毒素
D.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结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糖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且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者转化成脂肪;另一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促进肝糖元分解,促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分泌相应激素,但激素的分泌是胞吐过程,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