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晴朗的夏季,将植株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室外继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结果如右图所示(虚线表示实验开始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点植物光合速率最大
B.DH段为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段
C.E点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同
D.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在一昼夜内有所增加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这道题综合考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主要涉及到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玻璃罩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其中虚线处为初始浓度。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作用导致玻璃罩中二氧化碳浓度产生变化。对于玻璃罩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曲线,主要分如下几段:ADDHHK,拐点处DH均代表此处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光合速率主要与光照强度相关,夏季北半球早晨5点-晚上8点均有光照,一天中光照强度最大点在12-2点左右,因此光合速率最大在G附近。植物体内有机物数量,K点处二氧化碳浓度未达到初始处,说明玻璃罩中有部分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变为有机物积累了起来。所以ABC选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菊花的组织培养和月季的花药培养都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关于两者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菊花组织培养过程中,自身内源激素即可调节其生长,无需添加植物激素,月季的花药培养,由于是诱导单倍体植物,以改变花药内花粉粒的发育程序,诱导其分化,并连续进行有丝分裂,这一系列过程均需植物激素。 所以是对的②菊花组织培养过程没有诱导染色体变化,其增殖生长过程染色体数不会存在变化,因此无需鉴定;花药培养,是诱导单倍体植物,成功情况下其染色体倍数会是月季染色体一半,需要鉴定,因此是对的③光照可为植株光合作用提供光源,当材料还处于愈伤组织阶段时,不存在光合作用,无需光照,形成植株后可进行光合作用,需提供光照 ③对的④错了,愈伤组织或者胚状体极易褐化,需更换培养基,避免代谢物的积累以及细胞团过密导致组织褐化败坏等,需更换培养基,必要时还需更换培养基配比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的培养,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关于酶的特性表述,错误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C.一种酶只对一种或一类物质起催化作用
D.酶都是蛋白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检测SARS病毒的酶联免疫试剂,专用于“非典”的快速诊断。此试剂具有准确、灵敏、快速、方便和经济等优点,一个测试板可同时测96个样品,1小时左右获得检测结果。它应用的是
A.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原理
B.酶的专一性原理
C.酶的识别原理
D.酶的高效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假定将甲、乙两株植物的表皮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个细胞的变化是 ( )
A.甲、乙两个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个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甲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甲、乙两个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乙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个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两种溶液浓度均比细胞液浓度高,所以都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由于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进入细胞,使得细胞液浓度增大,这样细胞又会吸水,所以乙细胞随后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