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译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建构模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B.在构建细胞模型中,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
C.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形象而概括地反映了所有DNA分子的共同特征
D.拍摄口腔上皮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3、选择题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人类探索历程中关于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C.科学家在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时,运用了差速离心法
D.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4、选择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并不能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5、综合题 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 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 的猪肝研磨液;
③向甲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本实验的因变量,可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缺陷,请写出改进方案。a._______,b._______。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A._________,B.___________。
(3)在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时,有同学建议进行定量实验,以不同pH下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条件下酶活性的曲线图。该建议中,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____________。
(4)能否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_________。如果能,请写出实验思路;如果不能,请写出理由。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