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裂时成为细丝状染色质
B.分裂结束时,成为染色体状态
C.两者的化学成分有差异
D.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核中有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的染色质。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存在于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圆柱状或杆状,这时叫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故答案选D。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点评:基础题,只有在细胞周期中才强调染色体和染色质这两种存在形式,一般情况下,叫染色体既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U型管中装有两种不同的溶液R和S(R溶液为10%的蔗糖溶液,S溶液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两者均不能透过半透膜X),两溶液被一半透性膜X隔开,如右下图所示。当U形管内达到平衡时,液面与浓度的关系应是

A.右侧较高,两溶液浓度相等
B.左侧较高,且右侧浓度较低
C.右侧较高,且右侧浓度较高
D.两侧高度相等,浓度相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公式C=n/V=m/MV,可知:因为二者的质量相同(m),蔗糖的摩尔质量(M)比葡萄糖的大,同时二者体积一样,所以可知葡萄糖溶液的浓度比蔗糖溶液的浓度大;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到高浓度,则右侧较高,且右侧浓度较高;故选C。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催化速率。请据图判断,该酶最适pH为

A.1~2
B.3~4
C.2~3
D.1~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该酶的催化效率在pH为2~3时最高,因此最适pH为2~3,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把培养在含轻氮(14N)环境中的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次的时间,然后放回原环境相当于连续复制两次的时间后,细菌DNA组成分析表明
A.3/4轻氮型、1/4中间型
B.1/4轻氮型、3/4中间型
C.1/2中间型、1/2重氮型
D.1/2轻氮型、1/2中间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将14N的细菌放于15N环境中复制一次,每个模板DNA可产生2个子DNA分子均为14N、15N的DNA即中间型DNA,而这两个中间型DNA放回原环境(14N)中再复制两次后各产生4个DNA,共8个子DNA,这8个子DNA中有2个含15N,其余均为“只含14N”,即中间型DNA应为2/8,轻氮型DNA应为6/8。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A.细胞呈长方形,没有进行细胞分裂
B.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处于分裂期
C.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期
D.分裂后期的细胞着丝点已分裂,同源染色体已分离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植物根尖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有些细胞可能正在进行有丝分裂,有些细胞可能没有分裂。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故选A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