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 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 ]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2、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流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
B.在AB段时间内,因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故人体不散热
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
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3、填空题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________。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
(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外的________大量内流而形成________电位。
4、选择题 下列是对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工人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肾小管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
B.人在高温环境中过久,可能会中暑
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人体散失的热量大于产热量
D.大量流汗后,应及时大量饮用矿泉水,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
5、连线题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下图回答(1)至(2)题。

(1)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________神经传至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一系列调节,可引起__________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增加产热量。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
(2)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系统;“甲”表示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_________细胞。体内蛋白质合成不足可能会导致抗体数量减少和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从而使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组织水肿。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