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若使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获得侵染噬菌体的方法是[?]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细菌中,所以标记噬菌体先标记细菌;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是亲代噬菌体的DNA,所以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获得含放射性同位素的DNA。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要求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如图是甲、乙、丙、丁四个生物个体的某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都属于动物细胞分裂图像,甲、乙可能为同种生物
B.图示的四个细胞都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丙、丁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的形成,都属于无丝分裂
D.图示的四个细胞都已经完成了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丙应该是细菌,丁应是蛙的红细胞,甲是有丝分裂的后期,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两者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相同,可知不可能为同种生物,A错误;丁是体细胞,不能发生可遗传变异,B错误;甲乙在分裂过程中均有纺锤体的形成,丁是无丝分裂,丙是二分裂,丙丁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的形成,C错误;甲乙丙丁都是分裂期的细胞,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的合成,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现有未贴标签且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三个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的6块装片,编成1~6号,且已知1号、3号为同一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其他4块装片分别表示另两个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某同学按顺序观察其结构,结果如下:
A.1号、3号
B.4号、6号
C.5号、2号
D.4号、2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3号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因此为植物细胞,已知1号、3号为同一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所以1号也为植物细胞,而且是低等的植物细胞。1与5号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并且不是同一细胞,所以5号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前期,2号细胞中部凹陷,因此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4号、6号为高等植物细胞。
考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正常培养中,某时刻所测得的不同DNA含量的细胞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当向该培养液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并连续培养几小时后,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A.促进DNA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B.促进着丝点分裂
C.抑制DNA复制
D.抑制细胞质分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甲图说明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乙图说明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期,说明化合物抑制细胞质分裂;选D。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若把某细胞(含一对染色体)的D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将其放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二代,产生的四个子细胞中含有放射性标记的个数不可能是
A.4
B.3
C.2
D.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DNA的复制。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分裂一次所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均为杂合DNA,子细胞中均含放射性;第二次分裂复制所得DNA分子中一半为含有放射性的,另一半为不含放射性的,而子代DNA进入子代细胞中是随机的,因此产生的四个子细胞中含有放射性标记的个数可能为2、3或4个,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