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c)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中心粒移向两极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膜向内凹陷
D.DNA正在复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此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既DNA的复制已经完成,着丝点还没有分裂,是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的细胞。选项A是前期特点,B是后期特点,C是末期特点,D是间期特点。故答案选A。
考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基本过程及各分裂时期的特点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由图示得出此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正确作答的关键,另外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分裂时期的特点也需要熟悉才行。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用32P标记某生物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在含31P环境中经过三个细胞周期后含32P的DNA分子为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三次共形成8个DNA,其中2个DNA含有32P,所有的DNA含有31P。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B.促进细胞凋亡可以治疗癌症
C.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促使癌细胞凋亡可用于治疗癌症。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科学工作者分离得到了某生物的基因A,将其解离成两条单链,用其中一条与基因A的信使RNA杂交配对,结果如图所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基因A来自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
B.1~7代表了基因A的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C.1和7位于基因结构中的非编码区
D.2,4,6属非编码序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原核生物基因结构的编码区无内含子和外显子。转录出mRNA,进而编码蛋白质,即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的一条链与其转录出的mRNA应完全杂合,不会形成突出状的环。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的编码区中有内含子和外显子,内含子和外显子虽都能转录为相应的RNA片段,但在形成mRNA时,内含子转录部分被切去,外显子转录部分拼接成mRNA,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的一条链与其转录出mRNA不能完全杂合,内含子部分因不能配对而突出形成环。由此可判断基因A来自真核生物。图中2、4、6表示内含子部分,内含子属非编码序列。只有编码区才能转录,因此,1~7都位于编码区内。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的关系如柱状图所示,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两个中心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
B.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加倍
C.细胞膜向内凹陷,核仁重建
D.间期的开始,蛋白质合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图可知,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所以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两个中心体分离移向两极,是分裂前期,所以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