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请回答:
(1)乙肝病毒基本上只与肝细胞结合,但乙肝病毒并不直接损伤肝细胞,肝组织损伤是通过免疫反应引起的。机体通过免疫反应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会导致肝细胞破裂、变性或坏死。
①.机体在清除病毒时,为什么会导致肝细胞破裂?请简要写出其机理。________________。
②.乙肝病毒最终是怎样被清除的?请简要写出其过程。________________。
(2)白蛋白(A)(肝脏中合成)和球蛋白(G)的比值(A/G)是肝功能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当机体被病毒感染,肝功能受损时,会造成A/G的值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乙肝病毒感染时,会刺激T细胞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被感染了的肝细胞(靶细胞)结合,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吸水胀破而死亡
②.组织液中或靶细胞破裂后释放到组织液中的乙肝病毒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凝集成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下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
A.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则靶细胞不可能是垂体细胞
B.如果靶细胞为神经细胞,则分泌物可能是神经递质
C.如果分泌细胞是T细胞,则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B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炭疽病由炭疽杆菌引起,炭疽杆菌感染人体后能产生两种极厉害的毒素——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使动物和人致病或死亡。回答问题:
(1)炭疽杆菌感染人体后,其产生的毒素能刺激机体产生______,将其消灭,这种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与该物质产生有关的细胞有吞噬细胞、B细胞、______和_____。这种免疫方式属于______免疫。
(2)若多种病原体进入体内能直接被吞噬细胞吞噬而消灭,这属于______免疫。有些毒性很强的细菌再次侵入机体时经过上述过程不能被清除,只是由吞噬细胞将其______暴露出来,呈递给记忆细胞,使之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对抗原的记忆、识别和免疫是依赖于对其细胞膜上的_______的识别实现的。
(3)如果病原体是结核杆菌,则主要通过______免疫的方式才能将其消灭。
(4)若某种病毒侵入T细胞并使之大量死亡,从而使人丧失免疫功能,导致各种传染病的发生,这属于___________综合症。
参考答案:(1)抗体(或抗毒素)? 蛋白质?T细胞? 效应B细胞? 特异性(或体液)
(2)非特异性? 抗原决定簇? 糖蛋白(糖被)
(3)细胞?
(4)获得性免疫缺陷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连线题 图甲中①②③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调节的三种方式。图乙中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和神经细胞一样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①方式中,若靶腺为甲状腺。则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______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甲状腺的分泌。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是图甲中的_______(填标号)方式。
(2)与图甲中A处兴奋传递相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方向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3)图乙中神经元①受到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首先进入________________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神经元②膜外__________离子内流,产生兴奋。
(4)若给图乙中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______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若在图乙中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______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5)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多数患者的免疫系统误将自身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当作__________,产生的抗体攻击了此类神经递质受体,从而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肌肉收缩无力。
参考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②
(2)双向传导
(3)突触间隙? 钠
(4)不能? 能
(5)抗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 ]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浆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