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哪一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A.细菌的质粒和基因
B.肝糖原和抗体
C.人的胰岛素和性激素
D.纤维素和维生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不同的物质基本组成单位不同。质粒和基因,本质是DNA。所以基本组成单位想同。肝糖原、纤维素:本质是多糖。抗体、胰岛素:本质是蛋白质。性激素:本质是脂类。考点:考查物质的基本组成。点评:此类题目比较简单。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本质,作答此类题目就会轻而易举。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松树和松鼠的体细胞中都可能含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线粒体?④叶绿体
⑤中心体?⑥核糖体?⑦内质网?⑧染色体
A.①②③⑥⑦
B.②③⑥⑦⑧
C.②④⑥⑦⑧
D.②③④⑥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松树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可能含有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和染色体等;松鼠的体细胞中可能含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和染色体等。所以,它们共有的结构有②③⑥⑦⑧。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至少含有多少个氧原子
A.M-N+Z
B.M-N-Z
C.M+N-Z
D.M+N+Z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条链状多肽含的肽键数是该多肽的氨基酸数减去1,1条环状多肽含的肽键数是该多肽的氨基酸数。那么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共有肽键数为M-N+Z。
Z环状多肽没有游离羧基,剩下(N-Z)条链状多肽含(N-Z)个游离羧基。每个肽键含1个氧原子,每个游离羧基含2个氧原子,所以该蛋白质共含氧原子:(M-N+Z)+(N-Z)×2= M+N-Z,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原生质体(去掉细胞壁后剩余部分)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原生质体与动物细胞相当,最外层是细胞膜,故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故B正确。内质网与蛋白质的结构和脂质合成相关,故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发达,故B错。核糖体合成的肽链先进入内质网结构形成基因一定空间结构蛋白质,再进入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分类、包装,故C正确。生物膜结构相似,可以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相互转化,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某人由于支原体感染而患肺炎,有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神经和免疫系统均参与了调节
B.病人会因供氧不足而使体内乳酸含量增高,导致肌肉酸痛
C.人的体温主要是由位于下丘脑和垂体的体温调节中枢调控的
D.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其细胞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动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这两种调节协调作用,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所以人感染了支原体后,从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神经和免疫系统均参与了调节,故A正确。人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因患肺炎导致病人吸氧不足,所以病人会因供氧不足而使体内乳酸含量增高,导致肌肉酸痛,故B正确。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没有垂体,所以C不正确。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只含核糖体,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故D正确。
考点:原核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了解原核生物——支原体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关内容的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