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小麦的红粒、白粒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芒、无芒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株“红粒有芒”小麦,经自花授粉后获得320颗种子(F1)。播种后,若其中有60颗发育成红粒无芒植株,并有若干颗发育为白粒无芒植株、若干颗发育为有芒植株,以理论推算,F1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应有
[? ]
A.20株
B.60株
C.80株
D.180株
2、选择题 南瓜的扁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3、选择题 哪个杂合体的自交后代会出现分离比9:3:3:1的遗传现象
[? ]
A.
B.
C.
D.
4、填空题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正确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往往是科学家们成功的关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对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的表现型都各只有一种,F2都产生接近3:1的性状分离比。为解释上述实验结果,孟德尔提出了哪些假设:_____________。这些假设完美地解释了上述实验现象。但作为一种假设,还要能够预期另一些实验结果以证实假设的正确性。
(2)孟德尔设计了_______实验。以高茎和矮茎这一相对性状为例,该实验结果的预期是___________。实验选用隐性亲本与F1杂交,是因为隐性亲本的隐性基因对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________________,所以根据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可推测F1产生的配子中含有什么基因。
(3)孟德尔对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需要满足哪些条件:_____。
A.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B.F1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且所有配子发育良好,受精机会均等
C.所有后代可以处于不同的环境中,只需存活率相同
D.供试验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足够多
(4)孟德尔运用______________法,归纳得出了遗传的两大定律为杂交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如利用纯种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小麦和矮秆不抗锈病小麦可培育成矮秆抗锈病小麦。选种要从_______开始。杂交育种只适合于进行___________的生物。
5、选择题 某工厂男女职工各100人,调查显示,女性色盲2人;携带者9人;男性患者8人。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 ]
A.9.5%
B.7.25%
C.7%
D.10.5%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