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不会引起组织水肿,D符合题意ABC都会导致水肿,本题选D。
考点:组织水肿的原因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会分析组织水肿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约占1/3
C.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D.淋巴和组织液与血浆相比蛋白质含量很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又称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淋巴与组织液的成分最相近,两者与血浆相比,大分子蛋白质含量很少,只有;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的联系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通过汗液和尿液排泄代谢废物
B.血液运输氧气和代谢废物
C.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因为尿液、汗液、二氧化碳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废物。C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未被吸收利用的部分,所以与内环境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
B.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生存的主要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保持稳定不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以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故选D。
考点:内环境稳态。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如图,人体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细胞内乳酸的含量有密切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初到高原,细胞内乳酸含量增多,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B.细胞内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减小时,胰岛素合成加快
C.进食后,细胞内乳酸含量发生变化,从而抑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D.乳酸的含量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原基因表达的信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初到高原,空气氧气较少,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葡萄糖消耗增加,乳酸含量增多,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A正确。胰岛素具有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作用,所以细胞内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越小时,胰岛素合成加速;B正确。血糖上升使乳酸含量上升,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C错误。乳酸的含量增加能促进胰岛素合成,所以乳酸含量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基因表达的信号,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血糖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以及识图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