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
[? ]
A.神经中枢
B.突触
C.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D.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激素调节的特点?
A.微量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只运输到身体的特定部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动物机体通过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间接调节动物机体的活动。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分,在一定的器官或组织中发生作用,从而协调动物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其它生理机能,使这些机能得到兴奋或抑制,使它们的活动加快或减慢。有的激素运输到身体的特定部位,有的激素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所以D不是激素调节的特点。
考点:激素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的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什么条件下,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会最优化:
A.无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之前;无条件刺激比条件刺激强
B.无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之前;无条件刺激比条件刺激弱
C.无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之前;条件刺激比无条件刺激强
D.无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之前;条件刺激比无条件刺激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脑的高级机能之一。其建立是高等动物和人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即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即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这种过程的结果,使无关刺激(条件刺激)转化为非条件刺激的信号,在这种信号的刺激,通过暂时接通的反射弧,就会发生反射活动。这种发射称为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说明,无条件刺激(非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之前,而条件刺激比无条件刺激强。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当你专心解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⑥视觉中枢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下丘脑作用是体温和渗透压调节以及体液调节相关,故①错。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与听觉相关,故②错。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与说话相关,故③错。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与阅读相关,故④正确。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与书写相关,故⑤正确。视觉中枢与[阅读相关,故⑥正确。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高级神经中枢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201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学家分享。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发现,“toll样受体(TLR)”可识别不同病原体,并在细菌入侵时快速激活非特异性免疫。斯坦曼则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能激发T淋巴细胞,引起一系列反应,如制造出抗体和“杀手”细胞等,杀死被感染的细胞以及“入侵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A.toll样受体(TLR)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B.toll样受体(TLR)存在细胞外表面,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
C.树突细胞激发T淋巴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树突细胞能激发T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免疫的有关内容。由题意可知,toll样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其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存在细胞外表面,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AB正确。树突细胞激发T淋巴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树突细胞能激发T细胞分化只能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而不能形成各种淋巴细胞,D错。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