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右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现己查明I一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I—1和I—2再生一个孩子,患有甲病的概率为3/4
C.II—4与一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男孩,患有乙病的概率为l/8
D.II—5与一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两病兼患女孩的概率为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据图分析甲病为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II—4基因型为1/2XBXb,1/2XBXB。,故其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男孩,患有乙病的概率为1/4。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某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比为A:C:G:T=1:2:3:4,则其另一条链中嘌呤和嘧啶碱基的比例为
A.5:4
B.4:3
C.3:2
D.2: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DNA两条链之间A=T、G=C,所以另一条链中A:C:G:T=4:3:2:1,嘌呤和嘧啶碱基的比例为3:2。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凋亡素是人体内固有的天然蛋白,将凋亡素注入癌症患者体内,凋亡癌细胞,控制肿瘤;将凋亡素注入发育正常的蝌蚪体内,能加速尾部的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凋亡素能加快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凋亡素能激活细胞死亡基因可特异性杀死癌细胞
C.蝌蚪尾部的自溶现象是细胞正常凋亡的具体体现
D.蝌蚪发育过程中凋亡素能使其细胞的产生和凋亡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中两则例子显示,凋亡素是促进非特定细胞的凋亡,没有特异性,故A、B错误,蝌蚪尾巴的消失是细胞凋亡速度大大快于细胞产生的原因导致的,故D错 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凋亡。
点评:本题的解答有赖于对题干信息的正确分析,以及对细胞凋亡相关知识的正确识记。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都是32P)。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
A.减少1500
B.增加1500
C.增加1000
D.减少100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是半保留复制,复制2次之后共有4个DNA分子有8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有6条链是新合成的,共减少了6000,故每个平均减少了1500,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对于多细胞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坏死后膜通透性降低
B.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衰老的生物体内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D.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可诱发基因突变从而变为癌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坏死后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增加,最后成为全透膜;A错误。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而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未形成完整动物;B错误。多细胞个体,细胞衰老和死亡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不同步,而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C错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凋亡、坏死、分化、衰老、细胞癌变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