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同学在上体育课时进行剧烈运动,此时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
B.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
C.消耗葡萄糖增多使血糖浓度降低,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进行调节
D.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可导致下丘脑产生渴觉。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动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这两种调节协调作用,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上体育课进行剧烈运动时,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释放到血液中,会使血液PH有所下降,但由于缓冲物质中和,所以血液PH能维持平衡;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以维持体温稳定。所以AB正确。消耗葡萄糖增多使血糖浓度降低,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而不是胰岛素的分泌进行调节;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可导致大脑产生渴觉而不是下丘脑产生。所以CD不正确。
考点:内环境稳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都是保持恒定不变的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化中,所以说内环境的稳定是相对的。反射弧是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所以并不是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只有存在神经调节的活动才有反射弧的参与;维持人体内的稳态的过程很多很复杂,不同的调节过程是不同的,有的稳态只是一些化学反应,不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因此也就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故选B。
考点:内环境稳态调节。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下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兴奋;正常成年人的a兴奋,e不一定兴奋
B.如果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就会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C.若正常成年人的b受损,其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
D.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图中的abcde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受损,则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C正确;m或n受损,排尿反射仍存在,只是不受大脑控制D正确;婴儿大脑发育不健全,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能力极差A正确。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释放的递质对下一个神经元有兴奋或抑制的作用B错误。
考点: 反射弧结构,兴奋地传导。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代表记忆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B.若A代表垂体,a为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C.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降低
D.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提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 如果代表记忆B淋巴细胞,a 为抗原刺激,则b、c 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A错误;若A代表下丘脑,a为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激素,B错误;若A 代表杭铃虫种群,诱捕雄虫会使种群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降低,C正确;若A 代表草原,过度放牧会使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激素调节与种群数量变化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面哪项有关胰岛素的说法是错的
A.胰岛素是目前已知的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B.胰岛素是是在胰腺的胰岛合成并加工的
C.胰岛素前体具有两条多肽
D.I型糖尿病人胰岛素生产降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胰岛素的合成过程是:胰岛B细胞先合成一个大分子的前胰岛素原,再加工成86肽的胰岛素原,再水解成胰岛素和连接肽,可见胰岛素的前体应是一条多肽而不是两条。Ⅰ型糖尿病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而Ⅱ型糖尿病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并不减少。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