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
A.遗传性状传递的规律
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规律
C.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
D.生物性状表现的一般规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基因的传递规律,即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子一代中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为1∶1;?
②?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1∶2∶1;
③?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为1∶1;?
④?亲本杂交后代分离比例为1∶0;?
⑤?子二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为1∶1;
A.①②
B.③⑤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子一代中雌、雄配子的数量,雄配子数远多于雌配子数,保证受精作用完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为1∶1; 亲本杂交后代分离比例为1∶0;?子二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为1∶1但孟德尔并没有研究,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面各基因中,可以看作是等位基因的是
A.A和A
B.A和B
C.A和b
D.A和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1对基因,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表示,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对等位基因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果蝇的眼色有多种,其遗传由多对等位基因决定。现已知果蝇的暗红眼和朱红眼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朱红眼♀×纯种暗红眼♂的反交实验 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反交实验是判断基因显隐性的一种重要方法
B.正交实验结果说明暗红眼为显性且控制眼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C.每组F1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F2的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1:1:1
D.正、反交实验的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正、反交实验既可以用来区分细胞核基因遗传与细胞质基因遗传,也可以用来区分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但不能用来区分基因的显隐性,A错误;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表现型始终与母本相一致,说明性状由细胞质中的基因控制;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有关,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的性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的常染色体上;题干中的正反交实验属于第二种情况,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暗红眼为显性,朱红眼为隐性,B错误;每组F1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F2的表现型的比例不都是1:1:1:1,C错误;正、反交实验的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D正确。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的规律,意在考查学生运用遗传规律分析遗传现象的能力,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鸡的肤色分为白色和黄色,爬行鸡的小腿骨骼比正常鸡短,控制爬行鸡性状的基因纯合胚胎致死并位于常染色体上。让雌雄白色爬行鸡交配,子代的表现型为:白色爬行鸡、黄色爬行鸡、白色正常鸡、黄色正常鸡。则子代中白色爬行鸡∶黄色正常鸡比例为
A.9:1
B.6:1
C.3:1
D.2: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雌雄白色爬行鸡交配,子代出现黄色鸡。说明白色为显性性状,出现正常鸡,说明爬行为显性性状。设白色黄色基因为A,a;爬行和正常基因为B,b;雌雄白色爬行鸡交配组合为AaBb×AaBb,按照基因基因中定律,子代性状分离比应为9A_B_:3A_bb:3aaB_:1aabb。由于爬行基因纯合(BB)致死,子代中的A_BB(3/16),aaBB(1/16)致死,因此子代性状分离比实际为6A_B_(白色爬行):3A_bb(白色正常):2aaB_(黄色爬行):1aabb(黄色正常)。故子代中白色爬行鸡∶黄色正常鸡比例为6:1,故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