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③分别代表淋巴和组织液
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的渗透压会降低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②中蛋白质含量低于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中淋巴与组织液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由图可知②代表淋巴,③代表组织液,①代表血浆。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淋巴和组织液高,A、D正确。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下降,B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水分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物质交换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人体神经调节过程中部分有关的结构如图所示。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神经递质存在于②,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②兴奋在①处的传导特点是兴奋以电信号形式单向传导;
③丙图中与②形成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②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④若甲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⑤在人体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若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表现为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则受伤部位可能是传出神经或效应器;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是轴突,②是突触小泡,③是线粒体,兴奋由甲传给乙,神经递质存在于②,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①处的传导特点是兴奋以电信号形式双向传导;丙图中与②形成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②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若甲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未兴奋部位;在人体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若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表现为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则受伤部位可能是传出神经或效应器,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具有感知外部世界,形成感觉的功能
B.大脑皮层具有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动的能力
C.大脑皮层视觉性语言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四肢的低级反射活动受低级神经控制,如膝跳反射是由脊髓控制的。所以B错。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化合物中,都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B.O2、CO2、血红蛋白、H+
C.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D.血浆蛋白、Ca2+、K+载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过氧化氢酶存在于肝脏细胞中,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抗体、激素、H2O、O2、CO2、H+、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Ca2+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乙酰胆 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图),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两处分别为感应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 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⑤、⑥和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
B.实验结果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C.实验结果 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影响
D.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消除相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不包括突触小泡;表中数据说明Ach的浓度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没有影响,高浓度的Ach促进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Ach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所以需除去突触小泡以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兴奋传导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分析图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