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人体细胞中,有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①细胞核?②线粒体?③叶绿体?④核糖体?⑤内质网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人体细胞中无叶绿体,因此AC是错误的。在人体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因此可以发生DNA的自我复制和转录,因此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线粒体中既有DNA、RNA和核糖体,是一种半自主的细胞器,可以发生DNA的自我复制、转录和翻译,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核糖体中可以合成蛋白质,在遗传学中称为翻译,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活动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细胞分裂是细胞形成的必然途径
B.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不正常的生命现象
C.细胞分化是细胞发展的必然过程
D.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现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新细胞是在老细胞中产生的,胞分裂是细胞形成的必然途径,A正确;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B错误;细胞分化是细胞发展的必然过程,C正确;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现象,D正确;答案是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命活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

①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②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③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④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可知,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c阶段为受精作用后的第一次有丝分裂。故①正确;L点→M点染色体数加倍,表示受精作用的完成,受精作用过程有精卵细胞膜的融合,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②正确;GH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2n,OP段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加倍为4n,③错误;MN段包括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在间期有DNA的复制,④正确。
考点: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
点评:本题通过曲线图的形式考查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属于对识图、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甲、乙是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甲、乙两过程均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
B.甲、乙过程碱基配对的方式相同
C.催化甲、乙两过程的酶1、酶2、酶3是相同的
D.图丙中含有2种单糖、5种碱基、8种核苷酸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表示复制过程,乙表示转录过程,DNA复制和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A正确。DNA复制配对方式有A-T,转录过程配对方式有A-U,B错误。酶催化具有专一性,不同生理过程所需要的酶不一样,C错误。丙中上侧为DNA链,下侧为RNA链,故有2种单糖、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和转录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一个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a个,A碱基数为b个,则下列有关结构数目正确的是
①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磷酸数=碱基数=a?
②A=T=b
③G=C=(a-2b)/2?
④A+C=G+T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NA中A=T、G=C,所以A=T=b、G=C=(a-2b)/2、A+C=G+T,一个脱氧核苷酸由一个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所以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磷酸数=碱基数=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