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

请回答: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__________,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将表现为图中________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________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____。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人口增长使粮食需求剧增,人们曾采取下列措施来提高粮食产量,其中错误的是
[? ]
A.大规模围海造田,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
B.实行农地规划,加强农田经营管理
C.发展农业科学,培育高产优质粮食品种
D.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3、选择题 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变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 ]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
C.长年旱灾,赤地千里
D.地壳运动频繁
4、选择题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将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到海洋
B.开垦草原成农田,提高粮食产量
C.开发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能源
D.大力发展现代交通,满足人们出行需要
5、填空题 请仔细阅读以下事例,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74年为18.7%,1981年仅为8.35%,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的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事例三:日前云南昆明滇池中水葫芦(又名“风眼蓝”、“风眼莲”,为水生直立或漂浮草本植物)疯狂扩散,覆盖水面,遮住阳光,耗去水中氧气,使许多鱼类死亡。另外蓝藻也大量繁殖,导致滇池部分水域水质黏稠,发黑发臭。
事例四: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1)以上事例可以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在草原地区,从防止草原群落的演替出发,应如何合理利用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和______进行。
(4)水葫芦与其他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生活在滇池中的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其中全部的水葫芦构成一个_______。通过上述例子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5)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首要目标是________。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