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加碘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预防大脖子症
B.注射胰岛素可加快血糖氧化分解,加速糖代谢,降低血糖
C.口服雌激素可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达到避孕效果
D.注射胸腺激素可加快器官移植病人的康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所必需的元素,缺碘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会患大脖子病;A正确。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存储葡萄糖,使血糖含量降低;B正确。内环境中雌激素含量升高,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C正确。注射胸腺激素不利用于器官移植病人的康复;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被白细胞介素-2消灭
B.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C.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D.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被白细胞介素—2消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是效应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死亡,使病菌失去藏身之地,与相应的抗体结合,最后被吞噬细胞除掉,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如图表示一个健康人饭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进食后1h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
B.进食后,肌细胞等对糖的摄取和储存速率将会加快
C.进食2h后血糖趋于稳定,调节血糖的激素停止分泌
D.胰岛素在发挥作用后不改变,可长时间持续起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进食后1h内,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故A错误。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肌细胞等对糖的摄取和储存速率加快,进而降低血糖,故B正确。进食2h后血糖趋于稳定,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使得血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故C错误。D、胰岛素在发挥作用后,被相关酶分解失去活性;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曲线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而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
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
C.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D.神经系统在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神经系统和激素之间关系,激素分泌直接或间接受神经系统控制,同时激素也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所以A错。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相关免疫细胞所起作用,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T细胞细胞周期变短
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
C.病毒侵入细胞后,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D.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的溶酶体酶,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内的抗原也因失去藏身之所而为抗体消灭。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是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病毒未入侵人体前,T细胞处于未激活状态。当病毒入侵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被激活,然后就会迅速通过有丝分裂而大量增殖以发挥免疫效应。相对于未激活的T细胞来说,激活后的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了。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