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植物群体中基因型AA、aa个体分别占30%和20%,比较该群体自交与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的两个子代群体
A.纯合子比例相同
B.杂合子比例不同
C.基因频率不同
D.基因型频率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已知该植物群体中基因型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0%、20%,则Aa的基因频率是50%,A的基因频率=30%+50%×1/2=55%、a的基因频率=20%+50%×1/2=45%。(1)若该群体中的个体进行自交,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50%×1/4=42.5%、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50%×1/4=32.5%、Aa的基因型频率为50%×1/2=25%,则A的基因频率=42.5%+25%×1/2=55%,a的基因频率为45%。(2)若该群体中的个体之间进行自由交配,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55%×55%=30.25%、aa的基因型频率=45%×45%=20.25%、Aa的基因型频率=1—30.25%—20.25%=49.5%,所以A的基因频率=30.25%+49.5%×1/2=55%,a的基因频率=20.25%+49.5%×1/2=45%.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马与驴为两个不同的物种,交配产生的后代骡是不育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突变
B.基因重组
C.生殖隔离
D.地理隔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马与驴属于不同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埃及斑蚊是传播登革热病毒的媒介之一。有一地区在密集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是几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量的杀虫剂时,仅杀死了40%的斑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D.第一年的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一地区密集喷洒杀虫剂后,斑蚊种群量减少了99%,只有极少数有抗药性的个体存活。但是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喷洒相同量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这说明原来的斑蚊种群中有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C正确。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进化知识的要点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B.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C.不同种群间只要存在隔离就一定是两个物种
D.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而不是种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正确;C,只有存在生殖隔离才是两个物种,只存在地理隔离的不同种群是一个特种;D,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属于生物与生物共同进化的事例是
A.地球上原始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因此,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的
B.猎豹捕食斑马
C.光合生物的出现,为好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共同进化的有关内容。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猎豹捕食斑马、光合生物的出现,为好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均属于生物与生物共同进化;而地球上原始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因此,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的、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不属于生物与生物共同进化。故本题选B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