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00C降至50C,耗氧量、尿量、甲状腺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是
A.增加、增加、增加、不变
B.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减少、增加、降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300C降至50C,为了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机体增加产热量,加快新陈代谢,耗氧量增加;汗液分泌减少,通过排尿排水量相对增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人是恒温动物,酶活性不变 ;答案选A。
考点:体温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关于激素调节作用的特点,错误的是
A.微量和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激素调节作用的特点包括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故本题选D。
考点:激素调节作用的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的知识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神经元之间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D.细胞内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元又叫做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的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元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如图曲线表示一只成年雄性狗血液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激素可能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B.A、B两种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C.B的变化对A的分泌有影响
D.B激素是由睾丸分泌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切除睾丸后雄性激素分泌减少,而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增多。B曲线代表雄性激素,A曲线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或促性腺激素。性激素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促性腺激素有反馈调节作用,故A、C、D正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促性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性激素的化学成分为脂质,故B项所述错误。
考点:激素的相互调节作用及化学本质
点评:性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这叫负反馈调节。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同学以玉米胚芽鞘为实验材料探究“a——萘乙酸(N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所得实验数据见下表:除哪项外,均是对此实验的正确分析
A.该实验说明NAA 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浓度为10—4mol/L的NAA也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C.1号培养皿为对照,其余培养皿为实验组
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NAA浓度在10—8mol/L左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表格信息分析,NAA浓度在10-8 mol/L时,胚芽鞘增长长度最大。超过则促进效果下降,在10—4反而抑制生长,故A正确。浓度为10—4mol/L的组与加蒸馏水组对照,胚芽鞘增长长度下降,起抑制作用,故B错。1号培养皿为空白对照(不加NAA),其余培养皿为实验组(加不同浓度NAA,相互对照),故C正确。据几组实验组对照比较,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NAA浓度在10—8mol/L左右,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