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动物如果长时间未饮水而导致机体脱水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组织液渗透压会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
C.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有关知识。
点评: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系统这几个共同维持的
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的就是使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个动态平衡;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故AB正确;C中除了那些系统之外还有其他系统参与共同维持稳定;故错误;D体液中PH的稳定主要靠血浆中的缓冲对来调节的,正确;
考点:内环境稳态
点评: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定义,及其调节机制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
B.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C.年龄、性别不相同的人,体温不同;同一个人在一天内体温相同。
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内环境是
A.血浆和组织液
B.血浆和淋巴
C.组织液和淋巴
D.只有血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具体分析血细胞的内环境。属于应用层次。要求学生不仅知道内环境的组成,而且要知道血细胞的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生理过程不能起到内环境稳态调节目的的是
A.挥汗如雨
B.瑟瑟发抖
C.望梅止渴
D.气喘吁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稳态的有关内容。挥汗如雨是为了增加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瑟瑟发抖是为了增加产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气喘吁吁是为了吸入更多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维持内环境稳态。ABD正确。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不能起到内环境稳态调节目的。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