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连线题 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___中,神经中枢位于____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___所决定的。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上图),立即刺激A端__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__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____(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_____。
3、连线题 为了更好地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应。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向传递的。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2)试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传感器兴奋,经传人神经引起______兴奋,导致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3)试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区域损伤,引起________缺乏。
4、选择题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却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5、选择题 下图是突触局部模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传递到①,引起③产生动作电位
B.①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C.⑤内的液体是血浆
D.②传递到①,反射过程完成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