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蛋白质有变化
C.细胞生长,棱糖体的数量减少,物质交换速率提高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糖蛋白减少,易扩散和转移,故A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改变,但蛋白质不同,故B正确。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据其功能大多数是逐渐增加,物质交换速率下降,故C错误。细胞凋亡是基因的程序性表达,个别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每种tRNA只运转一种氨基酸
C.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遗传信息
D.核糖体 可在mRNA上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终止密码决定翻译结束,而不决定氨基酸,每种转运RNA只搬运一种氨基酸,核糖体在翻译过程中在信使RNA上移动,DNA和信使RNA携带遗传信息,所以C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侵染细菌),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根据实验原理和目的可知顺序为:②①④③,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所以原核生物以无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
B.胰岛B细胞中既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也有合成胰岛素和血红蛋白的mRNA
C.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的过程
D.癌细胞同正常细胞相比核糖体的活动会明显减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增殖方式,故A错误。胰岛B细胞含有个体所有的基因,但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质含有合成胰岛素的mRNA,故B错误。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凋亡,故C正确。癌细胞分裂旺盛核糖体活动增强,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用32P标记某生物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在含31P环境中经过三个细胞周期后含32P的DNA分子为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三次共形成8个DNA,其中2个DNA含有32P,所有的DNA含有31P。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