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科学家用含有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其转移途径是
A.CO2→叶绿素→ADP
B.CO2→叶绿体→ATP
C.CO2→乳酸→糖类
D.CO2→C3化合物→糖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后,先被五碳化合物固定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被氢还原后生成葡萄糖,因此,碳的转移途径应是CO2—→C3—→葡萄糖。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细胞的场所中不能产生CO2和ATP的是
A.小麦细胞的细胞质基质
B.人体细胞的线粒体
C.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
D.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呼吸的有关内容。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是乳酸,没有CO2。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模型构建过程中,方法和步骤不正确的是
A.构建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和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细胞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B.构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时,同源染色体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
C.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可以用4种碱基代表4种脱氧核苷酸
D.构建种群增长数学模型时,既可以用数学方程式也可以用曲线表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把磷酸和脱氧核糖作为基本骨架体现出来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质量分数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设计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在下列有关结论的描述中,从表中得不到实验依据的一项是

A.从催化条件看,酶需要一定温度
B.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就失活
C.从催化底物看,酶有专一性
D.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有高效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加热后的鲜肝不起催化作用,说明酶的催化需要一定的温度,故A正确;高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使酶失活,故B正确;从表格中看不出酶的专一性,故C错误;与铁离子相比,酶具有高效性,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活性,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各项物质中哪一项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A.只有CO2和H2O
B.CO2、H2O和ATP
C.草酸
D.柠檬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不对:有氧呼吸是指糖、脂肪酸和氨基酸代谢形成的乙酸辅酶A通过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系统以及氧化磷酸化作用产生CO2、H2O和储有可利用能量的ATP。B正确:理由见A。C不对:草酸不是三羧酸循环的产物,也不是它的中间物。D不对:柠檬酸是中间物,但不是产物。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