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调节性激素分泌的枢纽部位是
A.垂体
B.睾丸
C.卵巢
D.下丘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分泌调节的枢纽是下丘脑。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
考点:内分泌调节的枢纽
点评:本题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表示细胞内液
B.甲渗入乙中的量少于渗入丙中的量
C.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丙进入乙
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故A错。组织液渗入血浆的量多余渗入淋巴的量,故B错。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故C正确。组织液的O2浓度比细胞内液高,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图形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其中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A.汗腺的分泌量
B.皮肤血管血流量
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
D.身体的体温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温室转到户外,即进入寒冷环境,所以会导致皮肤表皮血流量,汗腺分泌量减少,立毛肌收缩,耗氧量增多,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人体的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寒冷环境下体温调节的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现象,都说明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大,身体消瘦,容易激动
C.切除动物的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而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
D.某农民种的小麦在扬花期受到大风袭击,影响了传粉,该农民给小麦田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他认为这样能避免小麦减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植物的植物的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现象,是你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都说明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大,身体消瘦,容易激动,这与甲状腺激素功能密切相关,切除动物的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而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小麦收获的主要是种子,而生长素是促进果实的发育,所以D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
B.内环境中的温度、PH是相对稳定的
C.内环境中的各种组成成分是一成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通过完善的调节机制来维持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的,即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组成成分是相对稳定的,通过完善的调节机制来维持,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