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克隆绵羊“多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多利”的诞生属无性繁殖?②“多利”的诞生采用了核移植技术
③“多利”的诞生采用了胚胎移植技术?④“多利”的诞生采用了细胞融合技术
⑤动物细胞培养是整个技术的基础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繁殖,故①正确,克隆采用了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故②③正确。克隆不涉及细胞融合技术,故④错误,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以细胞培养做基础,故⑤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克隆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 DNA 变性过程中,以下哪些现象会出现
A.磷脂键的断裂
B.双螺旋之间氢键的断裂
C.粘度下降
D.沉降速度增加
E.紫外吸收增加
参考答案:BCDE
本题解析:磷脂键的断裂是核酸的降解;DNA变性实质是核酸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变成两条单链,变性后对紫外吸收光度值升高,黏度下降,浮力密度增加,沉降速度增加。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该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多样性
D.易失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实验的变量是三氯化铁和或氧化氢酶的不同,即催化剂的种类不同,因此本实验的结果说明酶具有高效性,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酶的高效性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往某容器(容器的入口与出口处设置控制阀门)的入口加入有机物污染后,接种一些细菌,若气体入口不通入O2,在气体出口收集到了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若通入足够的O2,则收集到气体中无有机成分,由此推测产甲烷菌的代谢类型为
A.自养需氧型
B.异养需氧型
C.自养厌氧型
D.异养厌氧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产甲烷菌在O2丰富时,不产生甲烷,说明存O2存在时,产甲烷菌活动受到抑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玉兰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移至暗室中,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与C5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C3增多
B.C3增少
C.C5增多
D.C5减少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C3和C5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移至暗室后,短时间内由于光反应速度下降,ATP和[H]减少,C3不能还原成C5,而C5仍能和CO2反应生成C3,故答案选AD
考点: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点评:本题比较难,移至暗室后,短时间内会出现C3增多C5减少,但一段时间后,C3和C5仍会恢复动态平衡状态。本题干的重要信息是“短时间内”。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