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B.甲、丙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
C.丙、丁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相同
D.乙豌豆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甲、乙、丙、丁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甲、丙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丙、丁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相同;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设椎实螺的螺壳向右旋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螺壳向左旋是由隐性基因d控制。若以两种椎实螺进行杂交(雌dd×雄DD),则以下有关F1和F2表现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为左旋
B.F1右旋,F2左旋、右旋都有
C.F1左旋,F2右旋
D.F1左旋,F2左旋、右旋都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目可知,子代表现型由母体染色体基因型决定,以两种椎实螺进行杂交(雌dd×雄DD),F1代中Dd的左螺旋性状就是有亲代P中母体dd决定的,F1均为左旋,如果F1自交 ,F2的表现型决定于F1中雌性(基因型是Dd),决定其后代为右螺旋。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及“母性效应”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寒冷时,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维持体温恒定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如果不表达,则需要对外显子作修饰
C.若某男人表现出线粒体基因控制的疾病,则其女儿很可能会患有此病
D.为育成抗虫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虫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细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人的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调节的结果,因此,在寒冷时,需要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所以A正确。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如果不表达,则需要对启动子作修饰,所以B不正确。若某男人表现出线粒体基因控制的疾病,由于精子的变形,所以其后代中一般不可能会患有此病,所以C不正确。在培育抗虫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虫基因可以以受精卵为受体细胞,也可以用体细胞作受体细胞,所以D不正确。
考点:生物学知识运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一些生物学知识运用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果一对夫妇生一个色盲女儿的可能性为1/4,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A.XBXB XBY
B.XBXB XbY
C.XBXb XbY
D.XbXb XBY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基因型为XBXB和XBY的夫妇生一个色盲女儿的几率为0;基因型为XBXB和XbY的夫妇生一个色盲女儿的几率为0;基因型为XBXb和XbY的夫妇生一个色盲女儿的几率为1/4;基因型为XbXb和XBY的夫妇生一个色盲女儿的几率为0。所以选C。
考点:伴性遗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能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蓝眼孩子的概率是
A.75%
B.25% ?
C.50% ?
D.12.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蓝眼的母亲生了一个褐眼的小孩,则褐眼小孩为Aa,和蓝眼结婚,则Aa×aa交配,子代aa概率是1/2,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