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第一个南方古猿ustralopithecus化石发现于
A.A?非洲
B.亚洲
C.美洲
D.澳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第一个南方古猿化石是1924年在南非阿扎尼亚发现的头骨化石,相当于6岁的小孩。具有猿与人的混合性状,又由于发现于非洲最南部,故称南方古猿。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这是变异不定向的原因
B.a→b的变化是生物与无机环境斗争的结果
C.b→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图文转换的能力及对进化理论的理解。变异是不定向的,可产生多种变异类型。在与农药这种无机环境进行生存斗争时,只有少数个体保留下来,即a→b段,此后这些个体大量繁殖,即b→c段。D选项中不是产生抗药性,抗药性早已存在于该种群,只是将抗药性弱的个体淘汰了。
考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图文转换的能力及对进化理论的理解
点评:属于进化论考查的基础典型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现代生物讲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其中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基因突变
B.自然选择
C.生殖隔离
D.物种进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基本观点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了生物一定发生进化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了生物一定发生进化,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阐述,不正确的
A.能够发生进化的最小生物学单位是种群
B.有性生殖过程中只有基因突变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基因型是AaBb的黄色圆粒豌豆,其自交后代中,圆粒基因的频率是50%
D.自然选择导致适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生物进化的最小生物学单位是种群;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都会使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基因型是AaBb的黄色圆粒豌豆,其自交后代中,圆粒基因的频率是50%;自然选择导致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